斯蒂芬·肖尔为什么退网?

发布时间:2024-03-19

三天前,传奇摄影师斯蒂芬·肖尔留下了自己在IG上的最后一篇帖子并且宣布退网。

 

斯蒂芬·肖尔是谁?

       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于1947年出生在美国纽约。他在14岁时就将照片交给时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主任的爱德华·斯泰肯看,从此走上摄影之路。17岁时,他已是安迪·沃霍尔“工厂”的常客。1971年,他成为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史上第二位举办个展的在世摄影师,那时他才24岁。

       1972年,斯蒂芬·肖尔离开家乡曼哈顿,进行了第一次横跨美国的公路之旅。他手持禄来便携式照相机,将身子探出车窗外拍摄了他最知名的一系列彩色照片,其中有充满美国本土特色的路边建筑(如小餐馆、汽车旅馆、加油站),有废弃的小镇街道,有朋友和路人的肖像,有一次性用品或日常用品的静物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拍摄我吃过的每一顿饭、每一个接待过我的服务员、每张我睡过的床、每个我用过的厕所。”就像任何游客一样,他带回来了数百个胶卷。他将这些胶卷交给柯达商店冲印,然后将照片直接贴在画廊的墙上进行了名为“美国表象”的展览。这些照片直到1999年才被收录到同名画册中,得到正式发表。

 

 

在最后一篇帖子里,他说:

 

以下是译文:

 

       10年前,我开始在 IG上发布照片。我的计划是每天用 iPhone 拍摄照片,同时考虑到 IG 的屏幕尺寸和 IG 体验的性质。(偶尔我也会张贴较旧的图片,但这些图片都有明确标示)。

       我发现了一个有着相似诉求的IG 社区,有些人是我们的朋友,有些人成为了IG好友。一场全球性的视觉对话就此展开。我有机会见到了一些新的 lG 朋友。当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往往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了解彼此的感知。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两个启蒙运动学者的形象,一个在巴黎,另一个在阿姆斯特丹,他们从未谋面,但每周都会通信。

       大约 6 年后,我发现我的博客开始变得陈旧,我觉得我在重复自己。但偶尔还是会上传一些图片,或者宣布某个展览或某本书的消息。

       这些年来,IG的体验发生了变化:引入了赞助商帖子和建议帖子,推送从按时间顺序排列变成了按算法排列。最近,我发现有很多垃圾账号在关注我并向我发送私信。

       我决定从IG上退出,虽然会想念我的 IG 朋友们。我还决定保留我的帖子并将其公开,以便提供我的摄影项目的资料。(如果有人有兴趣了解我的项目,欢迎订阅我网站上的时事通讯--链接在个人简介中)。

       几天前,我向 Al 搜索引擎 Perplexity 询问如何注销我的lG 账户。在了解了各种步骤之后,它补充说,退出IG的人 “有可能在心理健康和整体感受方面体验到积极的影响”,这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还展示了人工智能的智慧。

——————————————————————————————————

 

       纵观斯蒂芬·肖尔的摄影经历,可以见到他是一个追求极限视野和新奇的人。摄影的魅力在于它总能够去将不一样的风景和人生感悟去带给没见过的人,而摄影家往往需要去扩充自己的眼界和阅历。和抱着胶片相机拍了一辈子照片的“保守派”不同,出生于1947年的斯蒂芬·肖尔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他因用胶片拍摄《美国表象》而闻名于世,但是在2000年后,他丝滑地过渡到了数码相机,更是购买了无人机,从帖子中可以看出他甚至在研究“手机摄影在社交软件上传播的适合尺寸和构图”。可以说,今年77岁的肖尔与微信都玩不转的大爷不一样,摄影带给他的探索欲让他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用更加先进方便的设备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更高精度的拍摄,带给读者更好的体验。

回到退网事件本身,正如肖尔所述,当今社交媒体账号的维护成本越来越高(如果想做一个个人号或者主题账号的话)。社交媒体引入大数据推送之后一切似乎都向着“更加智能”的方向行走,大数据会精确地去检测你在每一个帖子上浏览的时间,并且会推送相似的帖子,导致不受流量欢迎的帖子慢慢淡出大众视野。

      近年来,不少博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断更,但有趣的是肖尔最后一段所述:“几天前,我向 Al 搜索引擎 Perplexity 询问如何注销我的lG 账户。在了解了各种步骤之后,它补充说,退出IG的人‘有可能在心理健康和整体感受方面体验到积极的影响’,这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还展示了人工智能的智慧。”似乎人工智能也认为退出这样辛苦打造的人设和项目反而有利于心理健康。建设一个账号需要严丝合缝地按照调性去设计,用极其相似的风格、重复的固有元素去确定整体账号的调性。相比较下来,那些平静分享生活中点滴的人由于账号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营销标签而导致自己的作品无法被系统精准定位,就无法被第一时间得到推送。但是肖尔厌恶的估计也正是这一点,生活并不是日复一日的循规蹈矩,作为摄影师最重要的就是不停地经历新的东西,然后用自己的视角发现美并且带给读者。从他的《美国表象》中,不难看出,他的作品并没有像某些特定主题的摄影项目一样用同种构图去拍不同地理位置的同一主题。他的每张照片似乎毫无关联,但是将这些照片统一放在一本书,或是一个展览中,就可以看到所有照片被摄影师特有的“味道”给串联在一起。

       在街头摄影师中,有群人的做法与艺术学院的“计划项目”制并不一样。“计划项目”制先要明确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规划拍摄,当然这样拍出来的东西紧扣主题并且主题一定是深思熟虑、充满意义的,可以拿去宣扬自己思想。而一部分街头摄影师并不想这样,他们走上街,疯狂地按动快门,等到一定时间积累以后把自己所有的底片拿出来筛选,把它们按照感觉集中在一起,再进行排序。肖尔无疑是这一流派中的佼佼者,当这些被精心筛选排序的照片被排列到一起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属于街头摄影师独特的风格和感觉也就浓郁得发酵起来。森山大道也喜欢如此拍摄,“我不是一个艺术家,只是按动快门让我生理感到愉悦”,他如是说。

       而这种味道,整个展览、整本画册给人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更要从摄影理论哲学开始谈起了。同样的场景,不同的摄影师会选择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参数、不同的角度和构图去拍摄。街头摄影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教科书般的公式,那是什么去驱动摄影家每一次按动快门呢?有人说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审美,但是这些审美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我更愿意把审美理解为:决定快门短暂1/60秒的因素是这个摄影师的全部:他的一切经历,看过的展,受过的教育,听过的故事,读过的书,拍过的照片……一切人生经历让他在街头短时间内去做出了最符合个人“审美”的决定,所以这些摄影师的展览画册中,你总能找到那一丝串联所有照片的独特“味道”。

       这下可以理解肖尔退网的原因了,他并不害怕新媒体对摄影行业带来的冲击,他主动拥抱新媒体,但是大数据的推送方法并没有让他满足,于是他离开了这个平台。而摄影作为记录生活的手段,正如生活一样,总有犄角旮旯中不完美的小美好会被记住。

 

 

斯蒂芬·肖尔相关著作

《美国表象》

[美]斯蒂芬·肖尔 著

   周仰 译 江融 后记/译审

浙江摄影出版社

定价:298元

 

      《美国表象》由斯蒂芬·肖尔于1972至1973年拍摄的一系列创新照片组成,其中大部分都未经发表。这个项目将纪实摄影推向了新高度。当它首次在纽约的光线画廊(Light Gallery)展出时,肖尔穿越美国旅行的这份视觉日记让评论家们摸不着头脑。他展示的几百张彩色照片,只是在新泽西州柯达冲印店里冲洗出来的,这与当时被接纳为艺术摄影的正规黑白照片截然不同。

       尽管评论并不看好这一展览,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时任摄影策展人的韦斯顿·内夫(Weston Naef)依然买下了所有展品,这220幅照片至今仍留在大都会博物馆。自此之后,《美国表象》成了对我们的快速生活及以消费为导向的世界进行记录的基准,这一作品延续了沃克·埃文斯和罗伯特·弗兰克穿越美国的体验,并持续影响着当今的摄影师。

       这本书集结了该系列中迄今尚未发表的最多的照片,并首次按照它们的拍摄顺序来编排。《美国表象》追随着肖尔非凡的旅程,首先深入南方腹地,之后从弗拉格斯塔夫(Flagstaff)转入66号公路直到芝加哥,随后回到纽约,在他居住的城市继续这份视觉日记。 

 

 《旁观者:街头摄影的历史》

[美]柯林·韦斯特贝克 [美]乔尔·迈耶罗维兹 著

张雯 译

浙江摄影出版社

定价:298元

       本书是研究街头摄影的里程碑式著作,由著名摄影批评家柯林·韦斯特贝克和著名摄影师乔尔·迈耶罗维兹历经15年研究合著而成,自1994年首版出版以来就被誉为街头摄影的“圣经”,英文原版书在海外发售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本书探讨了街头摄影的发展史,分析了从19世纪到20世纪活跃在这一领域的摄影大师的创作,如尤金·阿杰、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保罗·斯特兰德、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布拉塞、安德烈·柯特兹、罗伯特·弗兰克、黛安·阿巴斯、加里·维诺格兰德、海伦·莱维特等。此次最新修订版收录了更多的研究材料,探讨了进入数码摄影时代后,街头摄影的发展趋势。


作者:浙江摄影出版社 来源: 浙江摄影出版社 浏览量: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