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塔尔博特与《自然之笔》:读《摄影哲学的起源》

发布时间:2023-09-07

《摄影哲学的起源:塔尔博特与〈自然之笔〉》

门晓燕 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22.08

ISBN:978-7-5514-4029-5

重新审视塔尔博特与《自然之笔》:

读《摄影哲学的起源》

文|吴毅强

 

我有一个刻板印象,塔尔博特,作为摄影术的发明人之一,我仅仅是把他和达盖尔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是发明家,在摄影史上很重要,但对摄影理论或者摄影哲学来说,并非真正的行家。所以,对塔尔博特写的《自然之笔》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总觉得这不过是摄影初期一本很不成熟的画册。门晓燕以塔尔博特与《自然之笔》为写作对象,确实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塔尔博特与《自然之笔》在摄影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也就是她的问题意识。

作者门晓燕,曾在英国伦敦大学读书,这是她和塔尔博特的第一道联系。这道联系让她很自然地开始关注塔尔博特及其著作,凭着多年研习摄影理论的经验,《自然之笔》在她眼中重新焕发了理论的光彩,在她看来,塔尔博特在这本简短的摄影书里,展现了他对摄影最为本质的哲学思考,很多问题和话语都成为日后现代摄影反复提及的研究母题,比如摄影的真实性、科学和艺术等。也就是说,这本《自然之笔》看似简单,事实上,它也的确遭遇了各种忽视。但实际上,这本书已经蕴含了整个现代摄影发展的诸多脉络和线索,让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塔尔博特曾思考过的起点。门晓燕非常敏锐地觉察到了这本书的价值,也有意去打捞这种价值,这是她这本书的缘起。

第二,这部书写了什么?就是这本书的基本思路和核心观点。

全书结构很简单清晰,一共五章。第一章介绍塔尔博特的生平;第二章介绍塔尔博特发明摄影术的过程;第三章介绍1839年各种摄影工艺的涌现及大家对这门新艺术的看法;第四章是对《自然之笔》进行细致的分析,挖掘塔尔博特的摄影思想;第五章是《自然之笔》的中译文。这其中第四章是全书的重点。

前面三章似乎只是在平铺直述一些事实,但这些史实依然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立体丰满的塔尔博特。比如,我知道了,塔尔博特作为贵族出身,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除了不擅长绘画之外,其他几乎无所不能。尤其他首先是一位亚述语言学家,这可能对他理解摄影非常有帮助,他把摄影看成是大自然通过光线和人对话,所以摄影其实也是一种语言。塔尔博特花了十多年时间寻找摄影语言的构成规律,这种寻找体现在他书里对摄影的很多描述之中。当然,塔尔博特的低调和内敛,也让他错失了率先公布摄影术发明的宝贵机会。

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作者指出了塔尔博特的卡罗法工艺和达盖尔法的本质区别。达盖尔是一位剧场舞台布景画家,他发明摄影术的目的是找到一种可以替代手绘舞台布景的方法。所以达盖尔法工艺的特征就是细腻而清晰的正像,并且不可复制。而塔尔博特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他的目的在于探索大自然的能力,同时看看人类如何面对大自然。所以,在塔尔博特眼中,摄影就是“光的绘画”,是大自然通过光线在表达自己,就像一门语言,塔尔博特试图弄清楚这种语言的基本形式和规律。

作者在第三章集中提出了摄影术的发明之所以有争议的几个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摄影本体的复杂性。摄影同时是自然、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而摄影作为一个综合装置,涉及技术的层层突破和演进,在任何一个节点上,都可能有率先取得成果的第一人。从捕捉自然光线的角度来说,韦奇伍德是摄影术发明第一人;从历史上留下影像最早的角度来说,尼埃普斯是摄影术发明第一人;而从传播的角度来说,达盖尔获得官方授权,成为摄影术发明第一人。

在第四章,作者通过深入分析《自然之笔》,逐渐提炼出本书的核心观点。塔尔博特在摄影史上可能重要性要超过达盖尔,起码从摄影哲学的角度来说是如此。达盖尔法只是存在了短短的20来年就消失了。而卡罗法的负正成像工艺,它的复制性,影响了摄影的未来。塔尔博特对摄影作为一门语言的强调,启发了后来现代摄影整个理论体系的建构,它才是现代摄影的真正基础。

第三,这本书写得怎么样?就是做一个简要的评价。

总的来说,这本书通过完整地翻译和解读塔尔博特的《自然之笔》,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平时被忽视的重要人物——塔尔博特。同时,对摄影术发明之初,种种历史资料的搜集和解读,也还原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历史背景,避免了诸如民族主义等单一和刻板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塔尔博特在《自然之笔》中笔墨不多的论述,实际上是一种极富创造力和远见卓识的思想表达。比如他对摄影真实性、公正性的看法,对摄影作为一种视觉新语言的敏锐挖掘等等。站在今天的角度,塔尔博特早在200年前就为我们的研究开辟了道路,这个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推荐指数:★★★★★

(本文作者:吴毅强,浙江大学美学博士,批评家)


作者:吴毅强 来源:理解摄影 浏览量: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