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垚:《陈明达全集》出版

发布时间:2023-01-29

《陈明达全集》

陈明达 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23.01

ISBN:978-7-5514-3729-5

 

 

殷力欣先生发来消息,《陈明达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已经印刷了。陈先生的著作,是建筑学人的宝贵财富,多年的整理出版工作至此告一段落,从此更方便学界同仁全面了解阅读,实在是个大好的消息。

《全集》的内容以及陈先生的学术贡献和特点,我将另撰专文介绍,这里仅将本书整理编排过程中的几点感想罗列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其一,分册和目次。

《全集》的目次自非作者本人的编订,而只是我们整理出版的便宜从事。这一点与二十几年前出版的陈先生选集十分不同,那份目录还是陈先生晚年指导殷力欣先生整理的,相当程度上是作者所“自选”。

十余年前,在整理出版陈先生遗稿《营造法式辞解》前后,始有《全集》编纂之议,我最初拟作《全集》目次约九或十卷,从那时候起,到如今面世的模样,中间变化调整很多,但也都是一种“权宜”和反复思量的过程。像汉阙研究,是陈先生学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既参加了1940年代营造学社的汉阙调查,也在1950年代整理发表了相关的文章,而后1970—80年代又在通论著作里有接续的深入探讨,直到1990年代还在关注,受托为专著作序。而这部分的文稿的分册与拟题,连同彭山崖墓等,其实是在“西南地区”和“汉代建筑”两者之间来回斟酌。各有道理,但最后总要选一个。汉阙研究是如此,其他的也是类似。这一点是首先要向读者报告的。

其二,《全集》的全。

《全集》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全”。现在看来,它既是陈先生著作文稿的汇集,更是学习研究陈明达学术的“资料宝库”。这一点目前的表现,要比当初策划时丰富许多,收录了很多陈先生在他做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包括手稿、研究草图、表格、测稿、建筑摄影、绘画等。

在此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是关于重要建筑实例的基本尺度图表。这也是营造学社时期即开始的工作方法,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和调整,第一次完整呈现是在《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一书中,继续调整后又单行收入《建筑历史研究》,在这个过程中陈先生还在画个例的分析图以及进行独乐寺两建筑的深入研究。《全集》就把以上这些内容全部收录了,时间跨度约在1970年代中至1990年代初,这对完整理解陈先生的学术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个是营造学社时期的测稿。大家都知道陈先生是学社测绘的主力军,以易县开元寺的调查为例,就是他和莫宗江先生跟从刘敦桢先生具体开展的。按刘叙杰先生整理发表的刘公笔记等当时的资料来看,刘公的现场分工是,莫拍照,陈画图。因为得到清华大学诸位老师的全力支持,所以我们得以收录并仔细分辨了开元寺的现存测稿,目前还在详细核对判断的过程中,今年或有专文待刊,总之大体上是符合这样的分工。而为了前述《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及图表的整理和写作,实际上陈先生在1970年代末又与老友莫先生合作,把四五十年前他们俩小时候画的测稿又开始重绘、整理,这部分的图文我们十几年前就开始琢磨,幸得莫涛先生的反复指点,所以也得以把这个过程也梳理清晰,相关的资料也录入《全集》中。

第三个是陈先生的批注。这类的内容很多,古书上的、今人著作以及自己发表的文章专著上的都有,这里仅举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梁思成先生遗著《营造法式注释》(上卷),是自营造学社时期的研究工作成果脱胎而来,梁先生自己在《前言》里写得很清楚了,而其中很重要的图释部分的前身则是1950年代印行的《营造法式图释》。陈先生在这两种图释上都有批注,都是很珍贵的学术史料,感谢国庆华教授的帮助,我们得以集齐汇入《全集》。

其三,注释。

详细的整理注释,是《全集》编辑出版的另一个特点。这部分的权衡和写作,除去些许细节的建议外,几乎全是殷力欣先生的贡献。他身兼《全集》作者亲属暨版权所有者,还有编辑出版工作的全流程推动者的重任,是本书得以问世的第一功臣。不仅如此,陈先生去世迄今的二十余年里,他一边整理自己的学习心得,一边督促并指导我们对陈先生学术的研究工作,又将随侍陈先生身边见闻受教的记忆陆续写出,在《全集》之中就集中体现在大量的编者注、按里。既充满撰写者本人的真知灼见,更重要的是,这些内容对于学人依托文字想象陈先生的丰满形象和勤勉学行,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和陈先生的著作文稿一起也成为学术史上的重要历史资料。

 

其四,关于《营造法式》。

对《营造法式》的研究是陈先生之于中国建筑学术最突出的贡献,这一点在傅熹年先生受莫先生所托为陈先生选集出版所作序已明言,亦为海内外学界所公认。其中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著作,当数1978年完稿的《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但实际上,除了这部名著而外,即使不算作者前后撰写的学理上相关的木塔、独乐寺等著作,单说就《营造法式》本书的研究与各类手稿,尚有很多,这次编纂《全集》,也力争做到了“竭泽而渔”,惟分册编次问题,与前述汉阙研究类似,尚待读者阅读时明察。

另外,还有三种陈先生的特殊“遗物”与《营造法式》有关。其实就是三套《营造法式》。一个是约1933年他刚入营造学社跟从刘公学习时亲笔过录的,底本是“丁本”即江南藏书家们辗转传抄宋本《营造法式》的一个较晚的抄本。唯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录有刘公等人以其他抄本校对的记录,二是图样的抄绘方式应体现了学社当时的看法。另一套则是陈先生1950年代回到北京后买的一套“万有文库”本即小“陶本”,这套开本小又版式清晰所以看来是陈先生后来研究时所使用的主要工作用本,上面有很多陈先生批注,内容丰富。陈先生后将此本赠予王其亨教授,王老师曾作有一篇“是否全本”的重要文章,就是依据此本及其上的批注,在陈先生的宝贵提示下完成的。此本近年已影印出版,惟付梓匆促,我当时没有来得及把书的基本情况说清楚,尚待重印始补入。再有一种是大“陶本”,亦有陈先生批注。后两种《营造法式》都没有收入《全集》。

其五,十卷巨著出版,实属不易。自十几年前酝酿以来,中间一波三折,多亏众多友人无私帮助,殷先生在《全集》里已经写得很详细。但我还想赘言数句,表达一下个人的感想、感谢。

首先要感谢金磊先生,没有他长久以来十几年如一日的支持就不会有本书的面世。也要感谢徐凤安先生,在本书转由浙江摄影出版社接手后,幸亏有他和同事们的眼光以及对学术事业的无私关怀,才能有我们一系列工作的开展。肖旻教授自年少时即倾心“陈学”,成就了深厚的建筑史学养,如今又反哺于《全集》的出版,差不多每一卷都经过他的精心审阅,我想,陈先生九泉有知也会十分欣慰吧。在过去十几年中,我们曾以对陈先生遗著的学习、整理成果,就正于学界同仁,包括已经辞世的宿白先生、曹汛先生、郭黛姮先生等前辈,那些知无不言的宝贵反馈,经由我们常年的思考已经汇入《全集》整理工作中,汇入我们在编次分册的反复探讨中,以及字斟句酌的种种具体取舍之中。前辈们的指导,一直感铭在心,总会时时想起。

王其亨教授常以“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教示后学们。今日,《陈明达全集》的出版就又提示我们中国建筑学术公“器”以何熔铸、以何成就。和他的老师梁思成、刘敦桢的全集一样,陈明达的《全集》所承载的,依然是一位中国的建筑学人从少年到耄年的生命历程、学术历程与心路历程。孔子说,如果你想选择一条道路作为人生的道路走下去,不踩着前人的足迹走那也是很难啊。《陈明达全集》呈现的,满是他和同学好友跟老师学习的足迹,我们翻着翻着书,就跟着走下去了。

 

2023年1月25日改

 

 

本文作者丁垚,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曾率先倡议编辑出版《陈明达全集》。

 

 

 

陈明达(1914—1997),我国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实践者。他于1932年参加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毕生致力于重新发现中国古代建筑学体系,并尝试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确立自成体系的中国建筑理论。他著有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尤以宋《营造法式》专项研究享誉中外。

 


作者:丁 垚 来源:上栋下宇 浏览量:903